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新闻聚焦

新消费 山东她力量 | 王兴兰:以匠心烹调齐鲁味道

2024

/ 03/07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手机查看

  编者按:

  在我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壮阔画卷中,女性企业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坚韧的毅力,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们不仅以智慧和勇气在商业舞台上大放异彩,更以责任和担当为社会的繁荣与进步贡献着重要力量。

  她们是行业的领航者,是梦想的实践者,更是女性力量的典范。大众网·海报新闻联合山东省妇女联合会推出“新消费 她力量”系列宣传报道策划,聚焦杰出的女性企业家,通展现她们在创业创新、产业升级、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和非凡风采,全面展示我省在高质量发展中涌现出的巾帼事迹和担当。

  大众网记者 吴杰 济南报道

  民以食为天。鲁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精湛的烹饪技艺闻名于世。而在鲁菜的发展传承中,女性力量同样熠熠生辉,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值此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让我们聚焦鲁菜行业的杰出女性——王兴兰大师。她凭借其对鲁菜文化的独特理解与执着追求,生动诠释了女性在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饮食文化中的“她力量”。

  择一事 终一生

  1960年,仅13岁的王兴兰来到鲁菜老店聚丰德当学徒,开启了鲁菜工作生涯。“那时年龄小、个子小,需要踩着石磨才能在厨房台面上切菜”,“那时候师父们要求是很严的,活多到干不完,经常切到手”,“学徒期间没少吃苦头”,“为了练刀工,2-4点每天都练”,回溯那段岁月,充满着艰苦与磨砺,然而,这也塑造了王兴兰坚韧不拔的品格和对鲁菜技艺执着的追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烟熏火燎的厨房中,她以无比的耐心和毅力,从最基础的切配、烹调做起,逐渐掌握了鲁菜制作的精要。每一次手上的伤口愈合,都伴随着技艺的提升与积累,每一份辛劳背后,都是对鲁菜文化深深的热爱与敬意。

  时光荏苒,王兴兰凭借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悟性,在鲁菜烹饪艺术上日渐炉火纯青。她深感,那些曾经看似无尽的艰辛岁月,如今已化作成就其鲁菜大师地位的宝贵财富。回首过往,王兴兰大师满怀感激地说:“那段与鲁菜结缘的日子,尽管充满了汗水与泪水,却也奠定了我一生对于鲁菜传承与创新的坚定信念。”

  王兴兰大师在烹饪领域已耕耘了64载,其毕生致力于烹饪事业的执着与专注令人敬佩。她深刻诠释了“择一事而终一生”的工匠精神,“烹饪是文化,烹饪是科学,烹饪是艺术。烹饪需要有耐心和毅力,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创造出人间美味。”也许正是这份对烹饪事业的耐心与毅力,让她能够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中,创造出一道道饱含深情与智慧的人间美味。

鲁菜《当朝一品锅》

  传统不守旧 创新不忘本

  1981年,王兴兰大师受命参加国家原商业部、山东省原商业厅组织的孔府菜研究领导小组,致力于传承和保护孔府菜。“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根本无从下手,以前的菜和现在的菜差距非常大,只有很少的资料可以参考,那时走了很多的弯路”王兴兰回忆说,有很多菜没有名字,只存在在古籍或人们口口相传中,“那时没有思路就去曲阜去寻找灵感,数不清去了多少次了”,王老举例了复原“玛瑙海参”这道菜的历程,小组经过多方查证发现,以前是用海参与猪肺一起烧制而成的,这种做法显然已经不适应现代人的饮食习惯了。“我们经过很多次尝试,最终决定,换用虾,用木槌捶成虾片,一片海参一片虾,最后再上锅蒸,尽量保留它的原汁原味”。也是从这道菜开始,小组渐渐的摸到孔府菜创新传承的“魂”——传统不守旧,创新不忘本。

  经过持续的辛勤努力,研究小组成功地复原并创新了超过200道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孔府佳肴,并精心策划设计了10大系列主题宴席。每一道菜品不仅在味觉上展现出丰富多样的魅力,更是在背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与传统智慧,仿佛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部鲜活编年史,通过味蕾唤醒人们对悠久传统的记忆与尊重。1984年,孔府菜正式通过科委技术鉴定,被国家科委认定为国家科技成果,获科技创新奖。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孔府菜烹饪技艺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王兴兰大师深感,孔府菜这一独特的菜系源自孔子的饮食哲学,历经千载儒家文化的熏陶与积淀,其烹饪技艺可谓炉火纯青。她诠释道,孔府菜所体现的是养生之本、健康之源、安全至上和延年益寿的美食理念,代表着一种深层次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智慧。

鲁菜《玛瑙海参》

  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

  《论语·乡党》中记载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一饮食哲学,在孔府菜的制作过程中得到了鲜活且详尽的展现。王兴兰大师及其弟子们严谨细致、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正是对这一美食精神实质内涵的深度解读与生动实践。他们以精益求精的标准,将每一道孔府菜肴都打造成味觉艺术的典范,从而赋予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更丰富的现代诠释和传承价值。

  64年来,王兴兰不仅亲身践行鲁菜烹饪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还成功培养出近两千名精通鲁菜菜品的专业厨师,王兴兰教导徒弟道“学做鲁菜首先品行要好,其次要了解鲁菜每道菜背后的文化,最后才是用心学习做菜”。多年来,其与弟子们在国内外各大烹饪赛事中屡获殊荣,赢得近百项奖项。

鲁菜《万寿无疆》

  鲁菜,源自千年历史积淀,跨越地域界限,广泛汲取南北各地烹饪精华,集宫廷、贵族、地方、民间及家庭饮食文化之大成。王兴兰展望未来时表达了她的热切期望,那就是在坚守鲁菜传统烹饪技艺的基础上,创新研发出更多既营养又健康的佳肴,让鲁菜美食走进千家万户,真正贴近大众生活。同时,她致力于推动鲁菜,特别是孔府菜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与传播,使其在更多国家生根发芽。她期待着世界各地的人们不仅能品尝到孔府菜所代表的地道鲁菜风味,更能深入理解和品味其背后蕴含的丰富饮食文化内涵。“我将持续创新研发,使鲁菜在健康方向上更进一步,并推动鲁菜走向国际舞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吴杰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