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4
大众网
手机查看
大众网记者 李玲玉报道
自2019年设立以来,山东自贸试验区以其独有的创新与开放姿态,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制度创新蹄疾步稳,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五年来,在创新与开放的强劲双翼驱动下,山东自贸试验区不仅实现了经济质量的显著提升,更在各项发展指数上屡创新高,逐步绘制了一幅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高质量画卷。
制度创新:破茧成蝶,自贸试验区展翅翱翔
山东自贸试验区自成立以来,便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不断探索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五年间,这里从一片改革的试验田,逐步成长为制度创新的高地。
曾几何时,面对繁琐的行政审批流程,不少企业望而却步。然而,山东自贸试验区敢于破冰,率先推行“不见面审批”、企业开办“集成合一”等改革举措,大幅简化了企业注册和项目审批流程,为服务加码,为基层减负。
“自贸试验区的效率让我们感受到了真正的‘自贸速度’!”在济南片区,这样的感叹已经成为家常便饭。
以往的境外投资备案,属于省级行政权限,要分别到不同部门进行备案,需要准备的材料就有十几项。济南片区利用自贸试验区承接省级行政权力的政策红利,在境外投资领域创新推出“走出去”“一窗通办”改革,推进商务部门“境外投资企业备案”与发展改革部门“境外投资项目备案”并联办理,实现“走出去”境外投资一件事“一窗通办”,流程多线上,服务全优享,助力企业所需办理时间大幅下降。
除了审批制度的革新,山东自贸试验区还在投资贸易便利化方面下足功夫。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海关、检验检疫、税务等多部门数据共享,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一家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负责人分享道:“以前办理进出口业务,需要跑多个部门,提交多份材料。现在,通过‘单一窗口’平台,所有手续都能在线完成,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产业升级:凤凰涅槃,新旧动能转换加速
在制度创新的有力支撑下,山东自贸试验区积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趋势明显,生物医药、国际贸易、海洋经济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发展,现代化产业高地正步步崛起。
2023年11月,丽山国际细胞医学产业园与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山大齐鲁医院合力共建的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促进平台正式上线,揭开全省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新篇章。
这正是山东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我们建设先进医疗技术临床转化产业服务平台,实现国内首个生物人工肝临床治疗创新突破;出台全省首个促进细胞治疗产业创新发展政策,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打造全省首个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促进平台,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济南片区管委会综合协调部部长魏永峰介绍到。
海洋经济则是山东的另一张王牌。
在青岛、烟台片区,海洋航运、海洋牧场、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正蓬勃发展。青岛港建成亚洲首个、全球领先的全自动化码头,率先推出全自动集装箱码头智能管控系统(A-TOS),完成国内首个全系统干散货智慧绿色码头自主改造,持续推进智慧港口转型升级
“目前,渔场每年可增养殖优质海水鱼类20万尾,年产约15万公斤。”在“耕海1号”现代化海洋牧场,山东海洋集团烟台耕海运营公司总经理靳海峰向记者介绍。据悉,烟台片区积极建成现代化海洋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联动构建“南繁北育”种业创新格局,搭建了集种业研发、引进繁育、陆海中转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从一粒鱼卵到一条鱼,再延伸至一条产业链,一个海洋种业体系的产业生态圈正在山东自贸试验区形成。
营商环境:筑巢引凤,春风化雨育芳华
筑巢引凤栖 花开蝶自来。营商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试金石,优化营商环境,则是山东自贸试验区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五年来,山东自贸试验区用实干推动“放管服”改革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开展,构筑营商环境“强磁场”。
“没想到在自贸试验区办事这么方便!”政务服务窗口前,一位外国投资者发出这样的感叹。为了提升服务效能,山东自贸试验区推行“一站式”服务,设立外商投资服务专窗,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注册登记等全流程服务。同时,全国首创“投资便利化跨国办”,服务事项21个,境外投资者不出国门即可获得片区市场准入和经营资格。吸引日本东丽、英国BP石油等一批世界500强项目加速落户。
法治化是营商环境不可或缺的伴侣。探索构建“仲裁+调解+诉讼+公证+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服务体系、成立全省首家合作制齐鲁公证处、设立人民法院自贸区巡回法庭和检察工作站、成立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搭建劳动争议调解智慧化服务平台、建设山东国际法律服务中心……近年来,山东自贸试验区从法律体系、服务机制、涉外法律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多方面进行先行先试、有效释放制度红利,推动营商环境不断提升。
对外开放:海纳百川,共绘开放发展新篇章
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山东自贸试验区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切实发挥开放平台支撑作用,引“开放之势”,筑“开放高地”。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大背景下,数字经济优势不断凸显。济南片区抢抓发展机遇,创新“链上自贸”保税展销平台系统,充分发挥海关监管创新和自贸制度创新优势,构建了以“货物出区(高级认证企业)免担保、一物一码可追溯、展示商品可退回、交易消费才缴税”为特色的全流程保税监管创新模式,打通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关键节点,探索贸易转型升级的“自贸路径”。
此外,在探索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方面,山东自贸试验区搭建“易货达”易货贸易平台,打造激光产业全球保税维修中心,构建新型离岸贸易新模式,完善“离岸达”离岸贸易验真平台。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2023年山东自贸试验区离岸贸易额占全省比重达90%。
同时,山东自贸试验区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打造“国际会客厅”,成立RCEP标准化创新合作交流中心,落地全国首个8K研究院和超高清终端产品研发平台夏普研究院、全省首家外国律师事务所驻华代表处,不断推进对外国际合作交流。
五年荏苒,自贸正芳华。展望未来,山东自贸试验区将继续秉持开放创新的理念,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向着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迈进,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自贸力量。
责编:吕晓娈
审签: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