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为提醒广大消费者科学消费,帮助消费者有效规避消费陷阱和消费风险,长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梳理了近期消费维权的热点问题,推出温馨提示,和你一起“共促消费公平”。
一、在教育培训服务方面 消费者选择培训机构前要“擦亮眼睛”,查看机构的营业执照等相关资质,并通过网上查询、实地查看等方式了解培训机构的经营状况和商业信誉;2、尽量避免长期性和高金额的培训项目,不要轻信培训机构“优惠打折”、“赠送课时”等宣传,谨防掉入高金额预付式消费的“陷阱”;3、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查看合同条款内容,特别注意其中容易引发纠纷的条款以及违约条款、免责条款等内容。不轻信教育培训机构的口头承诺,要将消费者的要求写入合同协议的具体条款中;4、消费者要保管好合同文本、缴费凭证等相关凭证,遇到权益受损的情况,可与教育培训机构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或相关部门投诉。
二、餐饮服务方面 一是建议消费者通过合法报备的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或代理)点餐;二是点餐时注意查看上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公示相关信息,对于无证无照、信息不全的商家,应拒绝向其订餐,并向有关部门反映;三是订餐时,应尽量选择食品安全量化等级较高(A级或B级)、距离较近、短时间内可送达的商家订餐,且慎点冷菜和生食。
三、在住宿服务价格方面 需要住宿时,消费者要尽量选择证照齐全、信誉较好的酒店;如果通过网络订房,建议选择规模较大的正规第三方网站及其手机App平台,并进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酒店相关资质后再选择是否预订。假日期间,酒店宾馆房费变动较快,消费者入住酒店前要仔细询价,并注意协议约定。预订后,可将预订页面、退订政策、房型信息、服务承诺等信息截图保存,以备在发生纠纷时维护自身权益。
四、在健身、娱乐类服务方面 商家方面可能因疫情影响、节约成本等目的,出现营业时间缩减,营业规模受限的情况,甚至因资金问题终止营业等;消费者方面,本身因返乡、隔离、毕业、放假等无法回到消费地。此情形下,消费者应注意收集、保留合同和消费卡信息和相关事实依据,一旦出现问题及时与商家沟通,或者向相关部门求助。
五、在美容美发行方面 消费者在进行此类预付卡消费时,务必牢记五点:一是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购买预付卡,切勿冲动消费;二是在办卡前要考察经营者的信誉和经营状况,尽量选择证照齐全、规模大、信誉好、经营时间长的经营者;三是办卡前详细了解预付卡的使用范围、有效期限、服务项目、优惠幅度、退款条件等细节,务必签订书面协议;四是交钱办卡必须索要消费凭证,每次消费必须有记录;五是对一些金额大、时效长的预付卡,定期核对消费记录和金额。
六、在食品安全方面 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消费者要注意保存以下几方面证据:尽量提供所投诉食品的发票或小票等购物凭证;尽量维持所购食品原状,能辨认该食品批号或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封存中毒食品或可疑中毒食品;对疑似食物中毒的消费者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取得相关诊断证明。
七、在家用电器类方面 家电产品直接关乎着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一定要到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商家购买,要注意查看有关证照。要仔细查看产品包装是否完整,是否标明产品名称、厂名、厂址,是否有产品检验合格证明。购买家电时,要向商家索要发票等购物凭证和使用说明书,要仔细核对购买时间、产品名称、价格和数量等信息,以便日后维权。使用产品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正确使用产品,以免造成损失。
八、在购买家用汽车、新能源汽车方面 在购车时消费者要注意:一、消费者购车签订购车合同时,条款中要明示汽车品牌、型号及所购车辆的车架号;二、不要轻信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要签订书面合同,仔细阅读合同内容,双方约定内容均以文字载明,合同中明确双方责任,避免发生纠纷后索赔无据。同时慎交定金,预付定金时须三思而后行,否则没有反悔权;三、消费者签订购车合同,应增加可能涉及维权的条款;四、消费者应当妥善保管购车合同、发票等凭证,以防备用。
九、饰品行业投诉数量迅速增长 消费者选购贵重的珠宝首饰时,一是购买前要三思,避免冲动购物后反悔,退货时阻碍重重;二是尽量选择大商场或品牌专卖店购买,一般而言,大型商场和品牌专卖店比较有信誉和资质保障,发生消费纠纷也相对容易得到解决;三是在购买金银饰品时把好检验关,购买前仔细检查饰品是否存在相关部件松动等情况,减少商品出现问题几率;四是购买后一定要保存好购货凭证及合格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及时投诉,便于维权。
十、在网络购物、直播带货方面 1、消费者要掌握电商平台的信用程度。在选择网络购物、“直播带货”时,尽量选择规模较大、信誉度高的电商直播平台,在观看直播时要仔细辨别商品品牌、品名和产地等关键信息,谨防虚假宣传、货不对版问题的发生;2、树立理性消费观念,不要只出于对主播个人的喜欢和信任而盲目消费,更不该在直播平台营造的“价格低廉”“秒杀”或“数量有限”等商品短缺氛围中,冲动消费,要根据自身实际需要理性消费;3、要保留好相关的原始记录,如该产品直播时的广告宣传、商家承诺内容、聊天记录、支付凭证和物流信息,防止商家删除相关信息,给后期维权带来难度。(清楚商家信息:营业执照登记信息、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2022年3月15日是第4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是全体消费者的共同节日。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建放心消费环境,共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共促消费公平。(通讯员:邵绪强 亓鑫 孔莉)

初审编辑:安蕾蕾
责任编辑:魏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