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大众网
手机查看
于金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山东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共十七大党代表,全国第十届、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中共山东省委第十届委员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名誉校长(院长)、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理事长
全国卫生系统劳动模范、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道德模范
山东省十大中青年科技专家、山东省十佳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山东省和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委、省政府首批“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首批“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全国优秀留学归国人员和国家人事部特聘专家
他是山东卫生行业的一面旗帜,在国内率先提出“精确放疗”理念,掀开质子治疗新篇章,为数以万计的患者赢得宝贵生机;
他医德高尚,视病人如亲人,时刻将病人的健康安危记在心上,赢得病人和家属生命相托的信任;
他带领学科成为全国高峰标杆,领导医院从名不见经传发展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
他说:“我的专业只有一个——最大限度地杀灭肿瘤组织;我的方向只有一个——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健康组织。”
他就是全国肿瘤放疗领域唯一的院士——于金明。
质子梦实现 占领肿瘤治疗制高点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一个几十年来我朝思暮想却不敢奢望的奇迹发生了:肿瘤医院发展史上又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去年3月9日给省市领导提交质子项目申请,到7月18日作为济南国际医学中心‘一号工程’正式开工建设,短短的4个月零9天,也就是132天,梦想照进了现实!这被国外同行惊奇地称为‘山东速度、济南速度、肿瘤医院速度、Dr.YU速度’。我们创造了历史,我们创造了奇迹!”
这是于金明院士今年春节写的“质子梦 强院梦”诗句的节选,让他心潮澎湃、思如泉涌的,是山东省肿瘤医院质子临床研究中心从申请到开工建设,仅仅用时132天。按照于金明的构想,“一年有看头、三年见成效、五年有突破、十年立标杆”,山东省肿瘤医院质子临床研究中心将成为国内第一个投入临床使用的质子项目,给更多肿瘤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质子治疗是使用质子加速器产生高能质子束,在精确控制下射入人体,将能量准确地释放到病变部位,实现“定向爆破”,具有穿透性能强、剂量分布好、局部剂量高、旁散射少、半影小等特征。“质子治疗是当前精准医学、精准肿瘤学或是精准放疗中的典型代表。它的优点是发挥了好的生物和物理效力,能最大限度地杀死肿瘤,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于金明把质子治疗比喻为生物制导导弹,“‘质子’是当今肿瘤放射治疗的利器,也是最先进的设备之一,能真正起到精准医学的核心作用。”
“省委省政府与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该项目,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占领肿瘤治疗的制高点,真正把济南打造成医疗康养名城。”于金明表示,项目愿景是“引爆中心、引领全国,面向东北亚”。
“一年有看头”,就是一年把基地项目完成;“三年见成效”,即两到三年时间内能够接收病人,开始治疗;“五年有突破”,是说五年左右就能够在全国,特别是国际市场听到山东质子中心的声音;“十年立标杆”,是用十年时间立足国际舞台,真正具备世界眼光和国际水平。“一、三、五、十”,反映了于金明对山东速度的信心,对济南速度的认可,对肿瘤医院速度的指挥若定,对Dr.YU速度的成竹在胸。
“目前全世界有70多家质子中心,几乎全部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作为临床医疗转化研究平台,省肿瘤医院质子临床研究中心站位高、起点高,将来还要面向东北亚,把国际医疗的病人吸引到中心就诊、治疗。”于金明说,将通过加强国际交流,把其他国家的优秀研究项目落户到省肿瘤医院质子临床研究中心,“配合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的强大吸引力,吸纳更多专业、领先的医疗临床研究在这里生根开花。”
精确放疗 和时间赛跑的“领路人”
去年年底,美国癌症学会官方期刊发表了《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报告,评估了185个国家的36种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报告显示,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均为全球第一,平均每分钟就有7人确诊患癌、将近5人死于癌症。难怪人们谈癌色变,很多患者一旦确诊患上肿瘤就觉得“天塌下来了”“生活没有希望了”。
于金明就是那个为无数肿瘤患者带来生的希望的人。从1983年大学毕业分配到省肿瘤医院至今,于金明没有离开过病房与患者,医生是他生命的底色和最基本的职业定位。从医36年,于金明亲自治疗了数以万计的肿瘤病人,治愈了大量患者,使他们重返工作岗位,享受高质量的生活。“病人在和疾病赛跑,我们则是和时间赛跑,要争取跑得更快。”他说。
众所周知,放疗是把双刃剑,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会不可避免地损伤周围正常组织,如何在两者间找到一个最有利于患者的节点? 于金明带领团队扎进临床科研一线,天天晚上加班,包子和鸡蛋汤成为他们的标配晚餐,以至于他的同事们很长一段时间一提包子就反胃。
儿时的奇思妙想或者游戏经历往往能够成为一些新奇创意的源头。小时候用放大镜照火柴头的灵感启发了于金明,1995年,他创造性地提出“精确放疗”理念,而精确放疗要打破两个瓶颈,“首先是靶区如何精确勾画,另一个是射线如何精确施照。就像你要开枪射击,首先要确定目标在哪,不能好人也打,坏人也打。然后,就是怎样击中目标了。”
在追求精确的道路上,于金明带领团队利用多学科优势开展集成攻关,不断前行:根据肿瘤形状各异、分化程度不同的特点,产生了“适形放疗”的思路,无论肿瘤如何变化,照射射线可以为它“量身定做”;在此基础上,针对一些奇形怪状的肿瘤,又开始了“调强放疗”研究,通过改变每一束射线的强度分布,得到一个更精确更合理的剂量分布。把科研和临床相结合,以于金明为首研制的“逆向动态调强放疗系统”,实现了适形与调强的完美结合,填补了国内空白。
“精确放疗”技术使省肿瘤医院的肿瘤治愈率提高到40%―4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引领中国肿瘤治疗从常规放疗进入到“精确放疗”时代。其研究被美国主要学术媒体《ASCO News》评价为“革命性的技术和突破性的创新”。他的研究成果先后改写了中国、美国、欧洲、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的肿瘤诊疗指南,美国国家癌症治疗协作网(NCCN)也据此修订了肺癌放疗指南。
于金明在肿瘤放射治疗研究领域硕果累累,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12项,其中为首或为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2010年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2015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他主持和参与国家“863”、“十一五”、“十二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出版或参编专著20余部,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SCI收录230余篇,被《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柳叶刀》等国外期刊引用1000余次。多次应邀在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在内的国际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和医疗单位进行学术讲座,多次应邀到欧美等国际学术大会作主题报告。2006年,他应邀在美国肿瘤学术年会上作主会场报告,第一次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了“中国声音”,成为该领域的中国第一人、中国放疗的“领路人”。
做强团队 百花齐放春满园
将肿瘤治疗从常规放疗引领到“精确放疗”时代,于金明凭着这一创新站到了山东省科技最高奖的领奖台上。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主要是我们团队的贡献。”于金明所说的团队就是省肿瘤医院放疗科,该科目前是亚洲临床规模一流的放疗中心, 是我省首批设立“泰山学者”和“泰山学者岗位”的学科,2010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山东省十大优秀创新团队”,并记集体一等功,“我们是唯一被省委、省政府记集体一等功的医药卫生单位。”他自豪地说。
一花独放不是春。在抢占学科制高点的同时,形成一支衔接流畅的队伍链条,才能保证长久的竞争力。于金明非常注重团队力量,在他看来,所有的成果都是集体科研的结晶。如何用好团队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中人才的力量,他有自己的想法:“科学用人就是要让猴子去爬树,让兔子跑步,让鸭子游泳,对人才分类指导、分类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这个比喻,他在多个场合都说过,“按一种标准要求所有的人,既不科学,也不公平,并且会浪费人才。”
于金明始终把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作为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努力为人才成长搭建平台,培养了包括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以及多名国外医生在内的进修医生500余人,拥有一支由院士、“泰山学者”等专家组成的结构梯队合理、专业分布科学的人才队伍。
他将自己获得的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奖金和院士奖金共计220万元捐献出来, 在省肿瘤医院设立了“于金明院士科技创新基金”;捐出近年来科研奖励220万元,设立了“山东省肿瘤医院科技创新奖”;为了鼓励团队发展和创新,每年都会把自己名下几十万元的课题奖励费归入医院的奖励基金,专门奖励院内在肿瘤治疗和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成就的职工。
于金明的目标非常明确:凭借科技实力打造一所一流的肿瘤医院。为此,他带领团队挤出时间投身放疗设备的创新研究,用自主研发打破外国设备的技术垄断。他带领团队研发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一代肿瘤治疗设备“立体定向全身X线治疗系统”,改写了X线治疗设备脑部治疗功能和体部治疗功能不能兼具的历史;“逆向动态适形调强放疗系统”通过美国FDA认证,打入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凭借价格优势销售到国内几十家医疗机构,“逼得”在国内销售的“洋品牌”主动大幅降价。近年来,美国瓦里安、瑞典医科达等世界放疗设备制造巨头几乎把新研发的大型高端放疗设备进入中国市场前的临床试验悉数放在省肿瘤医院,看中的就是于金明团队能够根据中国患者特点提出专业的设备完善意见。
仁心仁术 赢得患者生死相托
“医本仁术,医学是一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一名真正称职的医生不仅要有医治疾病的高超技术,还必须以一颗博大的爱心去关心、爱护病人。”当了这么多年肿瘤医生,于金明最看重的就是医者与患者之间那份特有的生死相托的信任。
他不记得自己看好过多少病人,但对每位患者的病情他却能记得清清楚楚,退回的“红包”更是不计其数。由于来自农村的贫困病人比较多,他还在医院推出了每天只收一二十元的“便民病房”,精心设计了针对不同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的“肿瘤治疗超市”,许多病人在他的精心治疗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病人眼神里的信任是我最大的满足。”于金明说。
“医术和医德是白衣天使的两个翅膀,缺一不可。”这是于金明在行医生涯中始终秉承的理念。他的时间表上,从没有周末和节假日,并尽可能减少社交活动。多年以来,他每周总有三四个晚上加班给病人做定位治疗,有时工作到凌晨一两点钟。吃饭时间,他多半是在CT室盯着电脑屏幕,边吃边为患者制定放疗计划。他的时间是以分秒计算的,一般人都说我明天干什么,后天干什么,而他总是说几点几分我干什么,几点几分我到哪里。
几乎每年春节的年三十,他都在病房与病人一起度过。“有三天例外。”谈到家庭,于金明语带愧疚,每年的大年初一到初三是他一年中唯一的假期,用来返乡探望老人。
2014年3月的一天,他从外地赶回济南时伤了脚,参加了两个会议后,脚肿得像个馒头,拍完片才知道是撕脱性骨折。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他照样坐着轮椅查房、开会、讨论病例、修改论文,拄着拐杖给学生讲课、指导定位,一天都没有休息。
支撑于金明忘我奉献的,是一个医生的初心和对医学事业的热爱,是他内心深处对党、对祖国的感恩之情。于金明1983年参加工作,1988年被公派前往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和哈佛大学医学院学习。1990年5月,他被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放射肿瘤中心聘为副教授。
1993年,学业有成的于金明放弃了在美国的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在一片诧异声中回到了当时偏远荒凉、寂寂无名的省肿瘤医院。他带回来的除了当时最先进的放疗技术和图书资料,还有省吃俭用积攒下的3000美元,全部交了党费。“我一个农村孩子能够上大学、出国深造,全靠党和国家的培养,我与祖国的关系只有两个字,那就是‘报答’。”朴素的话语,彰显的是一颗拳拳赤子之心。
三十六载刻苦钻研,三十六载不懈奋斗,于金明用大医精诚的实际行动和砥砺前行的精神,诠释了一名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者敢于引领、勇挑重任的担当作为,彰显了他医者仁心、敬佑生命、大爱无疆的火热情怀,谱写了“健康中国”道路上追梦逐梦、奋发圆梦的新时代华章。
初审编辑:安蕾蕾
责任编辑:秦建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