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易华风”三部曲之舞剧《易·文》首演

2018-11-03 21:27:4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图:孙清华

  11月2日,由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和省戏剧创作室创作出品,中演演出院线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山东中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制作,山东省艺术研究院“一念舞坊”演出的“舞易华风”三部曲之舞剧《易·文》,在省会大剧院演艺厅首演。现场座无虚席,反响热烈。

  生命纹理的动人呈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之一,以“观物取象”“立象尽意”达到“类万物之情”“通神明之德”及“感而遂通天下”的功能,它的核心表达方式与舞蹈艺术的审美境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舞易华风”三部曲之舞剧《易·文》就尝试着用舞蹈的语言讲述《周易》的哲学意义与普世价值,以具有探索意义的原创舞剧的形式,赋予传统题材现代表达的崭新样式。它用现代舞的身体语汇,融合中国古典舞的动作元素,引入东方太极的气息韵律,用“限制性”的身体语言,加入即兴编舞法,使点、线的身体运动轨迹艺术化地表现中华万物中的生命纹理,表达生命的纯粹与美好,传递生生不已的生命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首演中,演员肢体的延伸,呈现着万物的生长;舞者舞步的律动,伴随着脉搏、呼吸与切肤的温度,表达着生命的焕发和壮大。与“一念舞坊”之前的作品相比,《易·文》更加强调了舞蹈的力量感和节奏性,旋转交织、起伏变化中突出了演员之间的互动,让生命百态通过舞者的演绎流动交融,生生不易、自强不息、永不停歇的生命脉动,也传递于舞台之上。在舞台空间营造方面,简素到极点的舞台,还原为生命初始的状态,比白更白,比黑更黑,《周易》中酝酿的阴阳转换、自然调和,被凝练成两种基本色彩的对比之后,又通过灯光的渲染,赋予其多样的变化。易,文,变或不变,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解释,通过舞蹈和舞台,生发出比文字更加丰富的层次。

  “《周易》的文化内核特别适合用舞蹈的形式表现,生命就如同《周易》中的阴与阳,是一种不断盘旋、不断转化、不断上升与轮回的过程。”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音乐舞蹈研究所副所长邱晓晨是舞剧《易·文》的编剧、编舞、总导演,同时也是该剧演出团队——山东省艺术研究院“一念舞坊”总监。她在创作的过程中被《周易》宏大的内涵所吸引,希望通过舞蹈这种形式,解读其中蕴含的生命力量,“我被‘简易、变易、不易’这六个字所吸引,小到每一个动作,大到每一个生命,都可以用《周易》的理念去解读。《易·文》尝试着从生命最本质、最原始的状态出发,首先是想回归生命的本源和共性,力图寻找生命纹理的呈现方式,并且用现代舞蹈理念重新表达传统文化。相信今天的观众都能够感受得到。”

  文化传承的经年守望,艺术创作的国际视野

  我院和省戏剧创作室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创新转化和广泛传播,利用传统舞蹈的研究和实践优势,结合省文化和旅游厅“大师引进工程”《儒学与舞蹈》专题的研究成果,以现代舞为突破口,以院属工作室“一念舞坊”为依托,整合国际化主创力量,打造科研成果转化作品。先期成果舞蹈《海拔6000米》、舞剧《兰》《棂·花姑子》等获得广泛好评,先后获得中国舞蹈荷花奖、山东省泰山文艺奖,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并赴新加坡、英国等地交流。

  经过多年的磨合与锤炼,两家单位的舞蹈实践作品已打响了品牌,不断体现着坚持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文化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坚持提升社会贡献度和扩大文化交流的美好愿景,同时也开拓性地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系统化理论指导下的创新型展示,开创出了一条山东文化、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新的路径。

  我院院长、省戏剧创作室主任、舞剧《易·文》出品人张积强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是两家单位这些年来一直在坚持的工作,现在既需要阶段性的总结,同时又应该开启新的思路,舞剧《易·文》正是这样一部承上启下的作品。今年,我们在总结过往经验的基础上,将项目的年度规划升级为三年整体规划,以《周易》这一传统文化的经典文本为依托,推出系列舞剧作品‘舞易华风’三部曲的概念。我们自己培养的年轻主创团队是这一构想的助推力量,同时也完美地完成了这一作品。”

  舞剧《易·文》以我院音乐舞蹈研究所青年研究人员、编导邱晓晨和“一念舞坊”工作室为主,延续了两家单位与中演演出院线和山东中演的战略合作,邀请到捷克著名编舞家耶里和音乐人马丁共同参与,使得剧目融合了传统中华文化和东欧当代艺术的风范,力求再次用融汇中西的舞蹈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该项目从今年春天起就已启动,从选题论证到文本的确定,再到编舞、音乐、灯光创作、修改,中捷双方的主创人员共同探寻创作愿景,进行了充分的艺术探讨和交流。期间,为了使作品呈现精致品相,主创团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演员招募活动,经过层层选拔,集结国内一流演员团队,组成了新的“一念舞坊”特邀演员队伍。

  从9月起,中捷主创及演员团队集结济南,进驻省会大剧院,团队全体相互碰撞、精益求精,不断产生新的灵感和崭新创意,舞剧《易·文》这在这种磨合中逐渐成型。一场表现力更强、艺术性更高、情绪与内涵传达更为到位的当代舞剧,最终立于舞台。

  理论研究的学术沉淀,科研成果的创新转化

  舞剧《易·文》是我院和省戏剧创作室共同推出的一项科研成果转化舞台实践项目,也是2018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大师引进工程”的又一成果。过去几年间,两家单位不断探索科研成果转化新途径,以舞剧《兰》《棂·花姑子》《易·文》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已经为艺术科研的成果转化,打造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山东模式。

  张积强说:“理论联系实践、学术服务社会,这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过去几年间,我们的艺术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摘得山东省文化创新奖。与此同时,我们的成果转化实践作品,也入围国家艺术基金,拿下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正在茁壮成长。实践证明,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和山东省戏剧创作室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这条道路上的探索是成功的,它使得艺术科研更具现实意义,艺术实践更具学科深度,两者的相互转化、相互支持,也恰好体现出《周易》中所蕴含哲学精神。《周易》中所蕴含的生命精神既是一种天地精神,同时更是人生精神,它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又厚德载物、坚贞中正,它的当代阐发对于当下的艺术审美、文艺传承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对于艺术来说,生命精神既是艺术的表现内容,也是艺术的表现形式,同时还是艺术的创作追求。这是《周易》的追求,同时也是《易·文》的追求。这是我们当代文化工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新的认知和新的表达,同时也是我们为山东崭新的文化和旅游事业所做出的新的贡献。”

  舞剧《易·文》由中演演出院线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东中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制作,并借助一带一路国际剧院联盟积极拓展国内巡演及对外文化交流。本轮首演过后,11月10日该剧将在青海大剧院演出,12月中旬赴比利时布鲁塞尔参加第四届中国-欧盟文化艺术节。

  一念一清,一易一舞。舞剧《易·文》的艺术生命,发自初心,行在征途,正永不停歇地走向远方。

初审编辑:吴小丽

责任编辑:魏现芳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