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坑!美团外卖是堂食价格两倍多,收钱五花八门,最终转嫁消费者

2019-05-30 09:04:00来源:百家号作者:

  在港上市的美团终于交出了亏损收窄的2019年一季报,而就在这一季度初期,业内就传出了美团向餐企业再次提高佣金的消息。

  胡说有理调查发现,现在点外卖不仅不能像以前那样经常能够享受到优惠,相反同样的餐食,外卖价格报价普遍比堂食要高,如果再加上配送费、包装费,有的价格甚至要翻番还多。有商家吐苦水称,美团等外卖平台不断提高佣金比例,还有让你不得不参加“点金推广”等营销活动,最终商家不得不提高商品外卖价格。

  业内人士表示,像美团这样的外卖平台出于成本压力提高服务费率本无可厚非,但是从长远看,提高佣金增加用户负担,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一旦消费者选择逃离,那么最终受害的还是外卖平台自身。

  1、点外卖比堂食多花不少钱

  胡说有理通过美团在一家知名餐饮连锁店点了一份25元的餐食,加上6元配送费和1.5元的包装费,合计32.5元。然而,胡说有理到相同门店点餐,相同的餐品仅花了15元。也就是说外卖支付费用超过了堂食费用一倍多。

  对于相同餐品外卖和堂食总价如此悬殊,餐厅工作人员直接表示,因为美团要收佣金。

  在另一家连锁餐厅,胡说有理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美团外卖的一份套餐价格26.8元,加上3元配送费和2元包装费,合计31.8元。而胡说有理在餐厅现场购买该套餐(注外卖套餐中的饮料换成粥)的价格为20元,同时打包带走,并未收取任何包装费。

  即便餐饮企业用的是自己的配送系统,通过外卖平台点餐,相同餐食价格也是有一定的上涨。胡说有理在一家肯德基餐厅点餐发现,香辣鸡腿堡17.5元,老北京鸡肉卷16元,奥尔良烤翅11一对。

  但美团平台上该餐厅相同餐食价格分别位19元、17元、12.5元。尽管餐食价格涨幅不是很大,但是餐厅的配送费却达到每单9元。

  “有时赶上促销,叫外卖价格可能比较便宜,但促销并非天天有,尤其是一些大品牌餐饮的外卖,刨除另收的送餐费、包装费等,同样产品标价比堂食高很多,这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大学毕业四年的小王告诉胡说有理,还有的外卖价格虽比堂食高出不多,但是分量明显要少,自己有时加班工作忙,为了省时间,只能认了,但心里其实很不舒服。

  “我觉得有时点外卖价格太不划算了,所以我在家也备了些方便面,就是高档方便面也不到10元,时间紧的时候煮一盒方便面,加个鸡蛋,尤其是冬天又热乎,比外卖强”,工作无需坐班的小陈这样告诉胡说有理。

  2、外卖平台收费五花八门

  ①平台抽取高额佣金

  对于相同菜品外卖价格比堂食价格高出不少的现象,餐饮企业工作人员普遍回复都是,因为美团要收取不菲的一笔佣金。

  “消费者支出的餐食、配送费、打包费中,其中美团外卖要抽走两部分”,一家餐饮企业负责人告诉胡说有理,配送费(除了个别大型企业自建的外卖配送团队外)全部由外卖平台拿走,剩下的两部分费用累加后,美团再抽走一定比例的佣金。

  “这个佣金在不同的城市、不同规模的餐饮企业有所不同”,该人士告诉胡说有理,有的是15%,有的是18%,有的则是20%甚至更高。

  ②平台要求商家掏钱促销

  “除了佣金外,以前美团等外卖平台刚刚进入市场培育期,平台进行各种补贴吸引用户,但是现在外卖市场进入了个别巨头垄断时期,消费习惯已经养成,于是各种促销活动费用则主要由商家掏了”,一家连锁餐厅负责人告诉胡说有理,假如每单促销优惠12元,其中11元现在都是商家掏,成本压力非常大。

  ③美团“点金推广”坐收渔利

  “美团外卖还有另外一笔几乎没有什么成本的收入”,有着几家饺子馆的李明(化名)今年年初时告诉胡说有理,他每天还需要花50元购买美团的“点金推广”,就是买美团排名,可以让自己的餐馆进入到显著的位置,用户进入美团平台进入餐厅哪怕不生成订单,系统就会从自己预存的50元中自动扣除一定的费用(相同用户点击多次仅收一次)。

  “你点击一次,我后台预存的钱就少了一笔”,通过李明的指点,胡说有理进入平台果然发现,在有些商家品牌名称的LOGO左下方,的确有细若蚊足的“广告”二字,但一般用户不注意几乎发现不了。

  “如果我不充值预存‘点金推广’,像我们这样的小品牌,就很难会被用户看到,订单自然很少甚至没有”,李明说,虽然外卖不挣钱,但是多一个宣传渠道,更何况,平台收取的这些费用商家最终都会转到用户身上的。

  ④平台设定保底佣金标准

  “用户点餐要多花不少钱,我们也这样告诉用户”,李明直言不讳地告诉胡说有理,一份饺子堂吃15元,但是美团上的价格就是21或者23元,即便如此,这样的订单自己预计到手收入也只有17元左右,这其中还包括餐盒费用以及自己减免的配送费。

  “有时即便加价,我们也是赔钱,因为美团还设置了一个最低收取的佣金标准”,李明告诉胡说有理,一份胡萝卜饺子堂食13元,外卖平台15元,餐盒费2元,顾客支付了17元后,刨除3元的商家活动支出后的14元,若按照20%佣金比例抽取的话,则外卖平台应该扣2.8元,但是像这样佣金低于4.5元的订单,外卖平台设置了一个最低收取佣金不低于4.5元的“保底价”,“那么这一单我大概只能到手9.5元,肯定是赔钱”。李明如此表示。

  李明提及的美团收取的保底服务费,一家全国性连锁餐饮企业负责人也向胡说有理证实:不同的企业被抽取的保底佣金不同,他们的最低保底佣金价每单是4元。

  “我天天都坐在电脑前研究如何定价,才能保证不亏钱”,李明告诉胡说有理,自己卖20多种饺子,但是根本算不过美团,总是还有卖亏的产品,那就只好再提价了。

  3、有人撤离有人很无奈

  高额的佣金抽成、不菲的推广费用、让商户可能亏本的保底佣金,美团收取的这些费用确实让餐饮商家无何奈何,而最终买单的就是消费者。

  而从今年1月份开始,有关美团再次提高对商户收取的佣金比例闹得沸沸扬扬。有不少商家反映,一开始和美团合作的时候佣金是15%,但是没过多久就调成了18%,而这次又上调4个点增加到22%。换句话说,商家100元的营业额,外卖平台就要抽走22元。

  佣金如此大幅上涨,有小商家已经不堪重负,张先生干脆就退出了美团。他对胡说有理的采访要求表示不想出来说了,也担心找麻烦。

  北京一家规模很大的连锁餐饮企业相关负责人今年年初时接受胡说有理采访时表示,“我们跟美团方面沟通时也表示,有没有办法不涨佣金,但是其对接的负责人说,这是公司统一规定,他们也没办法”。

  “除了外卖平台收取的服务费外,我们整个运营成本中包括房租、员工薪酬等都是在上涨,压力非常大,挤压到最后真的非常难做”,这家餐饮品牌负责人说,外卖平台的商业逻辑基本是一样的,如果今年一定要涨佣金的话,我们核算成本如果没钱赚,那我们也不排除撤出外卖平台,因为与其那样赔钱,员工又很辛苦,还影响堂食,还不如将更多精力做好餐厅线下的服务。

  4、收割消费者最终受伤的是平台

  “美团这样的外卖平台最初更多是服务平台,通过不断烧钱把粉丝消费者吸引过来后,它的话语权就越来越大,此时它就要进行变现”,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接受胡说有理采访时表示,这肯定需要通过商家去实现,提高佣金就是主要手段,但这就面临很多问题,有很多商家的外卖订单占其销售额比例很高,它跟平台没有博弈的砝码,要么退出,要么就接受这种所谓的“霸王条款”,结果受到伤害的肯定是消费者。

  “提升了佣金,商户为了不亏本,会通过减少餐品份量、提高餐品价格以及附加餐盒费等方式节省支出,最终这些成本会基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一位曾就职外卖行业的业内人士还告诉胡说有理,最担心的还有,不排除个别商家干脆在菜品原料上以次充好的行为,这对消费者伤害则更大。

  “随着运营成本的上升,外卖平台适当提高抽成比例并非不可以,但要注意把握好度,任性而为只会适得其反”,朱丹蓬认为,使用外卖平台的很多用户本身就是价格敏感人群,外卖平台各个环节的成本如果都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只会让很多人放弃外卖服务,无人买单后,最终受伤的还是平台。

  “商家与平台之家应该是互利互惠的关系,双方应该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认为,规则的制定,需要商户与平台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而不是被质疑“垄断”。外卖商户应该需要不断适应市场,在平台的赋能下进行升级、打造更为智能化的餐饮服务,提升自身竞争水平。但就目前来看,商户的智能化水平还在初级阶段,而这一升级,路漫漫修远兮。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utom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