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副职】融入这片海 奉献我真心——访青岛古镇口融合创新区管委副主任孙宏放

2019-12-09 09:34:00来源:作者:

5c0bb613be6227fc0684cbbeb730001d.jpg

  “大工至善 大学至真”,事理在于求善,学理在于求真,从1997年的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到2012年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党政办公室副主任,15年的时间,哈工程这所被誉为“不穿军装的海军院校”不仅把丰富的海洋、船舶知识赋予了孙宏放,更是把第一任院长陈赓大将“什么都不怕”的精神印在了他的思想深处。

聚焦“海洋蓝” 打造“国防绿”

  孙宏放与古镇口结缘始于2014年他担任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此前一年古镇口融合创新区开发建设刚刚启步。在“发展蓝色经济、服务国防建设”方面双方契合度极高,真可谓“如鱼得水”。
  “流云间青檐碧瓦,回首处栋梁参天。”如今,走进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科技园,映入眼帘的是高科技企业、军工企业扎堆入驻的景象。然而回到2014年,这里还是一片滩涂湿地,正是孙宏放带领团队,在缺人、缺资源等压力下,紧紧依靠当地政府,忠诚、坚韧、团结、创新,扑下身子,筚路蓝缕,将这里建成了岛城科技力量的重要一极。
  园区聚焦海洋无人装备领域,集高端人才集聚、海洋领域人才培养、海洋技术及装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产业化于一体,引进高端创新团队、研发机构、生产企业和企业总部入驻,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海洋无人装备产业集群。目前,集聚了高技术船舶、舰船与海工配套装备等方向的24个顶尖研究中心,吸引了近150家企业入驻,累计实现产值6.5亿元。
  在新区干事创业的大潮中,哈工程大学青岛校区和科技园从无到有,如今已成为融合发展的样板、海洋科技创新的热土、新旧动能转化的高地,而孙宏放与他带领团队也深深地融入了这片土地:

2014年12月,他担任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舰船装备技术保障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5年3月,担任青岛古镇口融合创新示范区联席会议办公室副主任(挂职);

2016年,孙宏放当选为青岛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

  “我将认真学习,结合我自己的工作方向,在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方面,发挥我自己应该贡献的力量,尤其是我们还承担着服务国防的光荣使命,我也希望结合我们的工作,从人大层面积极地青岛市建言献策,为我们的经济和国防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当选后他牢记使命,认真履职尽责,在繁忙的企业管理工作之余,积极为地方发展建言献策。

书写壮丽的海天画卷

  2017年9月,根据省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孙宏放挂职青岛古镇口融合创新区管委副主任。
  挂职以来,他在省委、市委、区委组织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抢抓山东省实施海洋强省战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青岛新旧动能转换十五大攻势重大发展机遇,紧紧围绕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船海特色优势,积极承接古镇口融合创新区“六大中心”之一的技术装备保障中心建设,围绕军队重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军民两用技术转移转化、技术装备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围绕海上无人装备等领域,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基地,打造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成效斐然。
  创新平台形成体系。哈工程青岛科技园承建创新创业平台18个,其中双创基地、创客空间、海上无人系统工程技术中心等省部级以上平台8个。牵头山东省唯一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创新中心,争取建成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围绕海洋信息探测、舰船智能自动化、振动噪声控制等海洋装备关键共性技术建设开放式研究中心24个。
  高端人才聚集形成规模。哈工程青岛科技园引进院士6人,长江学者4人,国家重点工程专家6人,培养省、市、区级创新创业人才20人,集聚博士硕士、核心技术人才等600余人。
  舰船装备技术保障全面升级。哈工程青岛科技园先后完成舰船进行舱室环境改装、自动升降舷梯、舰载机灯光助降系统等重大项目的技术攻关,承接舰船科研、维修维保类项目近50项。与多家单位军工单位、科研院所建立密切合作关系,联合开展军地人才培养和研学教育,培训部队人才5000余人次。
  科技产业形成集聚效应。海战场环境保障、高端动力装备控制系统、海洋环境检测系统、高强轻质合金、超指向性定向扬声器和舰船密闭舱室空气净化给养系统等一批重大项目入园落地,初步形成了围绕高技术船舶、海洋信息、海洋新材料等无人装备相关方向的产业集聚效应。
  园区基础建设加速推进。哈工程青岛科技园6.1万平方米孵化器办公楼、1.1万平方米中试基地和6.4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打造了智能船远程测控、海上无人系统信息与控制、船舶结构物检测、压载水检测、微电子开发、3D打印等共享实验条件,为园区人才引进、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供基础条件。
  今年以来,科技园开展“奋战30天”专项行动,实现海洋信息感知与应急装备、智能船远程测控系统、舰船动力装备控制系统、舰艇海洋环境保障设备、北斗(青岛)数据服务中心、新一代芯片温度特性动态标定系统、“U-FLIGHT”水中航行设备等重点项目落地,引进3家拥有院士团队企业,实现院士工作站顺利入住,进一步增强了新区科技创新能力。

唱响崛起之声

  因海而生,乘蓝而上,五年来,孙宏放的创业轨迹与新区发展高度重合,“新区发展得快,我们得更快才跟得上”,谈及未来,孙宏放踌躇满志,“哈工程青岛科技园将进一步依托政府、学校和哈工程青岛创新发展基地人才与科技优势,培植一大批能够代表学校科技创新水平的高层次优势企业,以产权为纽带,优势产品为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组建创新型企业群体,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资源资本优化配置,形成更强的竞争优势,为制造强国、海洋强国和古镇口协同创新区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牵头建设山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创新中心。围绕行业前沿关键共性技术,整合行业创新资源,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储备一批核心技术,转化一批科技成果,培养一批领军人才,打造集政产学研金服用为一体的服务体系,力争在2025年前建成国家级创新中心。
  打造国际海洋无人装备产业集聚区。借鉴美国港口城市产业集群发展经验,通过对高端人才集聚、海洋领域人才培养、海洋技术及装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产业化等全领域创新要素的汇聚,创建国际海洋无人装备产业集群,带动周边配套产业区,实现产城融合,集聚海洋无人装备领域一线示范企业,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青岛国际海洋无人装备产业集群。
  构建舰船装备技术保障体系。围绕军队重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军民两用技术转移转化、技术装备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完善舰船技术装备保障体系,打造高校等社会力量参与军队保障的特色品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并向大连、舟山、湛江、三亚等地辐射示范。
  “海洋强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个哈工程人的精神之魂。感谢组织给了我们激情干事的平台,”孙宏放说,“挂职锻炼是我一生中的珍贵际遇,我将以求真务实态度继续开展工作。不忘初心,融入大局,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开创蔚蓝色的未来!”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秦建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