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探得四座超百吨金矿 ——山东黄金地勘的大数据分析

2019-07-30 14:08:00来源:今日莱州 作者:

  日前,在山东黄金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长廊悬挂的展板中,有一组数据吸引眼球:“2007—2018年,历时12年,累计探矿投入10.7亿元,探矿工程量128.79万米,获省国土资源厅科学技术奖13项,获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4项……”一组组数据无不让人清晰地感受到该公司铿锵有力的前行脚步,而早在很久前便有另一组数字可以证明他们的优异。

  那另一组到底是什么样的数字呢?要知道,仅仅罗列数字也许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找矿可不是这样的,探明一个矿种是要从数万次的野外调查、上万次的分析研究、成千次的钻孔取岩、数百次的绘图论证中确定的,这个过程,少则数年多则数十年,不知道会耗费几代人的努力。28日,经过实地走访,终于解开了其中的缘由。

  涵盖120平方公里勘查面积

  莱州北岩芯库成山东地区最大

  22个勘查区、120平方公里勘查面积、600余个钻孔岩芯资料……跟随工作人员,我们探访了位于三山岛的莱州北岩芯库,第一组数字便来源于这里,意外的是它坐落的地方居然前身是一座生活垃圾场。“这里之前是一座垃圾场,我们响应号召,协同当地部门将这一污染源进行了治理,并把这个地方利用起来,建成了现在的岩芯库。”莱州北岩芯库相关负责人尹剑飞介绍,很多人并不了解什么是岩芯库,它到底长什么样子,又有什么价值,但并不影响他们对这里的好奇。

  走进岩芯库,这里眼睛所及之处根本看不过来,超级大且高的库房密密麻麻罗列的全是石头,有的呈放在木箱里放置于铁架之上,有的呈放于地面上,科研人员正在取样……“岩芯通俗来说就是岩石,是根据地质工作或工程的需要,使用岩芯环状钻头及其他取芯工具,从孔内取出的圆柱状岩石样品,一般是我们研究和了解区域地质和矿产情况的重要实物材料。”尹剑飞表示,这个地方存储着来自胶东地区超过47万米的工程量的柱状岩芯,且各类岩芯还在不断的运往这里等待分析和研究。

  据了解,莱州北岩芯库始建于2009年,2016年成为山东省唯一一家承担《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建设项目》的地勘单位;2017年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承担科研工作;2018年完成《山东省地质大数据集成与社会化服务示范研究》项目的岩芯数据扫描10000m,岩芯标本数字化400块,光(薄)片显微照相100件,数据备份4套;2019年,中标“省国土资源资料档案馆岩芯数字化”采购项目,是山东省“地质云”建设的重要贡献者。目前,该岩芯库还启用了数字化管理系统,对岩芯样本采取分区陈列、实物上架挂牌方式,让仓库管理的科学化、精准性和可靠性都有了质的提升。

  “岩芯库系统数字化后操控确实简便了很多,不仅大大提升了岩芯存储的效率,也方便了研究人员调取分析样品,而且在科研设备方面,我们还引进了岩芯多参数综合扫描仪,通过仪器可以得到岩芯的矿物组成和元素组成。”尹剑飞表示,实物地质资料具有唯一性、不可再生性、潜在价值大的特征,他们对每一个矿区的2个典型剖面和重要钻孔都保留了全孔岩芯,为后期进行地质科研工作提供了保障。

  4006.17米深钻 刷新中国岩金勘查史深钻记录

  开展地球深部探测,既是解决地学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的需要,更是国家保证能源资源安全、扩展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的重大需求。有学者认为,如果固体矿产勘查深度达到2000米,探明的资源储量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一番。山东黄金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孙之夫介绍,“近年来,决战深部的号角越来越响,深地、深海、深空成为了未来科技竞争的主战场,山东黄金地勘公司也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一发展趋势,因此,我们明确了向超深部进军的新方向。”

  几年马不停蹄地奔波,收获纷至沓来。山东黄金地勘公司将两大全国性突破揽入囊中,其中,2012年5月24日开孔的3000米77°中国超深最斜孔(ZK112—2),钻探深度为2500m,倾角77°,是国内首次进行小口径绳索取芯超深斜孔钻探,亦是专业施工难度极大的超深斜钻探施工钻孔,开创了我国岩金钻探的先河,更填补了我国超深超斜孔钻探的空白;2013年5月29日,历时2年零8个月的胶西北金矿集区深部科研钻探工程完工,终孔深度为4006.17米,不仅刷新了国内岩金小孔径钻探的最深孔记录,也开创了我国金属矿产深部探矿的先河,更是“攻深找盲”理论的重要实践,对国内金矿深部找矿、金矿地质研究与成矿模型、2000米深部采矿设计、3000米深度金矿勘查规范编制、4000米金刚石绳索取芯钻探技术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影响。

  超1500亿元 探获4个过百吨超大型金矿床

  在矿产勘查上的前瞻思维,为山东黄金地勘公司赢得了主动,依托前期勘查成果及科研理论,寻金人们集中力量开始了不懈的实地调研查看,他们上高山,填图、测量、布孔;下机台,打深孔、斜孔、多孔;取样品,检测、化验、分析,最终圈定了成矿带,由此更是探获国内有史以来最大的单体矿床——“三山岛矿区西岭金矿”,一鸣惊人。

  能发现资源量超百吨的超大型金矿床,不仅在莱州,就是在整个山东乃至全国都属罕见。而山东黄金地勘公司还在胶东地区探获了另外三个过百吨超大型金矿床,包括玲珑金矿东风矿床171号脉、新立金矿床、南吕——欣木金矿床,这些成果为山东黄金集团战略发展增添了重量级砝码。“这几个超大型金矿床的探获可以说十分不容易,前后历经12年的时间,从普查、详查到勘探,光采集测试样品的种类就达3万余件,尤其西岭金矿床整个走向长度达2公里以上,规模之大、品位之高在国内也实属罕见,现在我们正在勘探阶段,预计潜在经济价值1500多亿元。”孙之夫说。

 

  9项成果获奖 创新驱动深部找矿技术

  难关的突破需要科技的助推。为寻求技术支撑,拓宽项目申报渠道,山东黄金地勘公司成立了钻探工艺技术及设备器具创新工作室,打造“产学研”发展平台。在具有现代气息的示范创新工作室,一幅幅刊板资料、一项项专利证书、一组组套管偏心契不断呈现在眼前,非常直观地展现了钻探技术和设备的创新。

  “来看看我们的劈样机,经过它劈出来的岩芯切面是不是十分均匀整齐?”说话间,创新工作室维修主管季延君表示,劈芯是有学问的,以前岩芯库里的样品都是用锤子敲打岩石后进行取样分析,但如果操作人员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导致整个岩芯劈开的两半不均匀,从而影响到样品的品位,但现在经过研究改良的劈样机则不会存在这些隐患,这个实用发明受到行业一致好评,甚至被其他地勘单位争相采购。

  此外,创新工作室里一支长达3米的整根岩芯也格外引人注目,据了解,这是目前成功从地下取到最长、最完整的岩芯,全得益于各项专利的发明。如今,创新工作室先后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使用新型专利。

  企业界唯一 荣获“全国模范地勘单位”

  革命加拼命,这句曾经风靡一时的老口号,今天在地质兵的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他们不仅对国家负责,也对老百姓尽责,自公司成立以来,始终践行社会责任,坚持依法经营、依法纳税,累计向我市交纳税金4.3亿元,成为纳税大户,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专门组建地下水调查组,协助市水务局开展地表水与地下水寻找工作,并成功在东朱旺村至临疃河水库地区采用物探高密度电法测量,查明地下主要含水层的分布情况,为解决居民的“吃水难”问题贡献力量。

  良好的环境,良性的互动,让山东黄金地勘公司心无旁骛地投入找矿,尤其在面对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形势下,他们以“大资源”观、“大勘探”观、“大数据”观为统领,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绿色探矿”理念,最终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全国模范地勘单位”,并成为引领全省绿色勘查的先行者。未来,山东黄金地勘公司将进一步探索“生态环保”的新地质找矿模式,以先行先试、不忘初心的使命感和大胆创新、争创一流的行动力,继续为国家及莱州这片热土提供资源支撑和技术服务。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于子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