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对凤岐茶社发展模式的挖掘和反思,是山东省老科协近几年服务山东系列动作的代表性作品。
凤岐茶社,生于山东,长于浙江,并以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为平台,走向全国。山东省老科协会长朱正昌带队,深入浙江凤岐茶社,听取经验介绍,查看孵化企业,挖掘出“新一代信息技术+综合型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全产业链改造升级”的现代智慧农业发展模式——“凤岐模式”,并形成调研报告《关于复制、推广“凤岐茶社模式”,打造智慧农业齐鲁样板的建议》,获得山东省省长龚正、副省长王书坚、于国安、于杰等四位省领导的批示,并指示落实。
山东省老科协“助力凤岐茶社,打造创新平台”的上述案例,出现在5月13日山东省老科协助力企业技术创新行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当日的大会规格颇高,山东省人民政府原省长助理周齐主持,原山东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老科协副会长、山东省老科协会长朱正昌出席会议并讲话,山东省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纪洪波致辞。山东省老科协领导,各相关省级学会、协会、单位代表,各市老科协分管领导,山东省老科协各专门工作委员会成员,山东省老科协创新创业资深专家指导服务团成员,共计120余人参加了大会。
山东省老科技工作者总量已超过110万,占到全省科技工作者总量的五分之一,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这是一支具有优良传统、奉献精神和强烈再做贡献意愿的科技队伍,是推动实现该省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正如中国老科协副会长、山东省老科协会长朱正昌在讲话中所言“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他们组织起来,为我省新旧动能转换和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资源和智力支持。”
事实正是如此。
技术是通过投资产生的,而投资者需要追求收益和回报的。在利益驱动下,技术人员希望对接市场,市场对新技术望眼欲穿,关键在于两者之间缺少有效互动。在加拿大北电网络、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等单位工作和创业20多年,并获得了从研究到产业化的经验之后,老科技工作者吴锜加入了山东省老科协创新创业资深专家指导服务团,他渴望为山东出一份力。
以吴锜为代表的山东省110万老科技工作者群体,虽然卸下了行政职务,但人脉犹在,能力犹在,他们渴望发挥余热,需要一个干事创业的平台。正如有老专家所言,“我们还有价值,需要这样一个平台,用余生为社会出力。”
山东省老科协下辖创新委山东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业规划,在深入企业调研过程中,发现并助力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发展成长快的创新创业平台,并帮助他们不断改造升级、推广应用、开拓市场。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些平台都已发展成为省内外甚至国内外知名的双创平台。
比如在创新委的支持下,政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成了全国首个O2O模式的“创新创业服务云平台”,服务全国中小企业。2018年,该平台被工信部评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目前已推广至全国21个省市,注册企业从12万增长到40万;创新委帮助的煤矿安全管理云创中心在国家应急管理部成功申报成功“中国矿山安全云平台”。该平台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山东能源集团、兖矿集团、华为公司联合建设,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全国5800家煤矿企业数据上云、业务上云……
山东是经济大省,也是国内首个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在国家战略下,该省希望通过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用好并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不断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做好人才文章,也成为老科协的重中之重。
早些年,海参加工就是干海参。多数人不会发,就没法吃。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食品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刘昌衡早在20年前就与好当家集团合作,研究海参的各种加工方法,相继做出了即食海参、海参口服液、胶囊、含片、冲剂等产品,形成了冷冻调理、即食休闲、保健功能食品的产业链。
传统的计量器具管理方法在“生产、流通、检定、维修”之间各自为营,信息难以共享。山东省智慧能源标准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荆书典用了十年时间潜心于计量器具编码管理研究,为物联网中物确定一个唯一的识别编码,挑战从来没有实现的全国计量器具唯一识别编码难题,开创中国计量领域的物联网计量新时代。
在本次大会上,刘昌衡、荆书典以及其它227名科技工作者成为山东省老科协创新创业资深专家指导服务团首批成员,他们将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迫切现实需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活动,助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而全新的山东省老科技工作者志愿服务队也在同期成立。
老专家们的前半生,是一部叱咤风云的传奇故事。退休之后,他们不能收刀入鞘,而是怀揣绝学,投身新的战场——他们见多识广,足够深厚的功底和能力,做出好的建议。
在科技人才服务社会的战场上,我们期待他们续写新的传奇故事。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于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