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ta:区块链大同时代的“异类”

2018-08-06 14:32:00来源:互联网作者:

  image003.jpg

  1 区块链:混沌世界的起源

  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的定义比较简单,就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的应用。最典型的是2009年发明的比特币。

  简单讲,与普通技术的区别,就是普通的技术会把一个文件存放在一台电脑上,高级点的技术会放在服务器上,而区块链会把一个文件存储在所有终端电脑上,每台电脑上都有这个文件,还是加密存储的。

  这段话是区块链技术的核心,可以模拟一个场景:

  我们现在网购的时候,要先把100块钱打给支付宝(或者微信或者网银),我的支付宝账户减掉了100块钱,然后支付宝再把钱转给卖家,卖家的支付宝账户增加了100块钱;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支付是什么样呢?账本在每个人的电脑上,我声明把100块钱给卖家了,而且这个声明是所有用户都接收到的,这个支付操作不需要支付宝(微信、网银)参与。卖家担心我不承认怎么办?不用担心,因为网络里有这个声明,所有用户都知道我给了他100块钱,这样所有人的电子账本上都给我减去了这100块钱,给卖家加了100块钱。

  区块链提供了一种方案, 让一个网络中,所有的结点都可以用计算能力投票, 从而保证了得到承认的结果是大多数人公认的结果, 不会因为少数节点作恶而修改结果。

  2 公链:叩开文明时代的门环

  image005.jpg

  什么是区块链公链?

  公链是区块链的底层协议,是区块链世界的“操作系统”。公链为区块链搭建分布式数据存储空间、网络传输环境、交易和计算通道,利用加密算法保证网络安全,通过共识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节点网络的正常运行。公链提供的 API接口可供开发者调用,以开发符合公链生态的应用。

  区块链公链的发展过程:

  1. 比特币是区块链上的第一代公链。比特币在设计之初定位为支付工具,只能进行价值传输。中本聪因此大幅删减了许多脚本指令,所以其安全性极高。但比特币的脚本语言是图灵不完备的,不能执行循环语句,可扩展性差,许多高级应用无法建立在比特币脚本之上。

  2. 区块链上的第二代公链以太坊,是一个具备图灵完备脚本的公共区块链平台,被称为“世界计算机”。除进行价值传递外,开发者还能够在以太坊上创建任意的智能合约。以太坊通过智能合约的方式,拓展了区块链商用渠道,比如众多区块链项目的代币发行,智能合约开发,以及去中心化 DAPP的开发,目前基于以太坊的 DAPP已经超过1000个了。

  当前较为普遍的ERC-20协议提出于2015年11月份,基于以太坊公链技术,使用这种规则的代币,表现出一种通用的和可预测的方式:任何 ERC-20 代币都能立即兼容以太坊钱包(几乎所有支持以太币的钱包,包括Jaxx、MEW、imToken等,也支持 erc-20的代币),由于交易所已经知道这些代币是如何操作的,它们可以很容易地整合这些代币。这就意味着,在很多情况下,这些代币都是可以立即进行交易的。

  当前阶段来看,标准化非常有利,也就意味着这些资产可以用于不同的平台和项目,否则只能用在特定的场合。据奇叔了解,当前九成以上的项目都是用的ERC-20协议,即以太坊代币,因为公链开发难度相对高很多,没有足够强大的技术团队,难以实现。同样的,一分价钱一分货,区块链底层协议的价值远远超过应用层,因此区块链公链开发更具价值。

  3. 第三代公链定位于能大规模商用,与实际资产和真实价值相关联,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目前正在竞争区块链3.0时代的公链项目有 EOS,Penta(PNT),TRON等,另外大量公链项目处于理论论证及测试阶段,部分主链完成开发的项目也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而技术储备充足、财力雄厚的以太坊仍在不断地自我迭代,区块链3.0时代的公链之争群雄逐鹿。

  3 Penta(PNT):同质化时代的“另类”

  image007.jpg

  回归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去年开始,区块链行业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很多项目为了解决高效率、可扩展性的问题,违背了区块链去中心化、包容性等特征发展,极大的影响了区块链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有效链接。

  许多在扩展性方面做得还不错的平台都是以牺牲交易验证过程中的决策分散程度为代价的,因此其交易量虽然提升了,却没有办法保证治理的普惠。作为一个区块链的点对点平台,要同时可以解决高效率的TPS又可以保持大家的公平机会参与到共识。

  问题很多,答案很少,这就导致区块链3.0时代严重的同质化倾向,几乎九成以上的公链项目在系统安全和共识机制方面大体相同,因此在群雄逐鹿阶段走出自己的特色主义成为几乎所有创业者的痛点。

  Penta在这一方向可谓佼佼者。

  Penta是一个公链项目,致力于打造一个区块链底层平台和高性能的应用平台,为了解决可扩展性和跨链问题,Penta摒弃了行业泛滥的解法,首创了一种新的共识算法,即基于动态权益的共识算法(DSC)。保持一定的去中心化特征,比如说公开、透明、公平,又保持一些中心化的特征,比如说更有效率,决策更快,做迭代更有帮助。

  image009.jpg

  Penta CEO David Ritter

  早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Penta CEO David Ritter曾明确表示:我们要做不一样的公链,这一目标将通过DSC机制实现。

  在DSC机制中有两种节点,第一种叫做议员,是高效率的,这个是有门槛的。第二种叫观察员,这个是非常低的门槛,几乎谁都可以有机会参与的。任意节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所有的节点都有能力去进行投票,从而保证了公开以及透明。

  另外,Penta通过了火币Hadax的投票,同时也启动了社区大使项目,希望通过分布式的概念让社区里的参与者可以有机会变成合作伙伴,用平台的能力把社区做大做强,让项目进展更透明化,推动区块链项目回归区块链透明去中心化的本质。

  image011.jpg

  Penta首席科学家Steve Melnikoff博士

  在Penta首席科学家Steve Melnikoff博士(历史介绍:跨界科学家痴梦寻圣力:落脚Penta,我们都是区块链的贡献者)看来,区块链技术发展之今,已经经历了三次迭代。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的1.0时代,以太坊带着区块链进入2.0,他认为第三代的区块链技术的关键在于社区。因此采用DSC机制的Penta,将成为区块链大军中的“另类”。

  尽管,这看起来有悖于部分行业潜规则。对普通项目来说,放权于社区,怎么可能?但对主张分散质权的Penta来讲,这反而将成为突破未来的新思路,如果将自己的目光局限于小小的集权上面,只能获得骂名,而非行业真正的进步。而未来,社区的力量将推动项目组进行技术改革,在不停的迭代中,逐渐站上区块链行业金字塔顶端,而不是被拍死在沙滩上。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姬慕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