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行业异军突起,中益企业开创行业新模式

2018-07-11 14:24:00来源:互联网作者:

  益生菌行业势头正劲:未来5-10年市场热点

  欧睿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益生菌产品市场规模约360亿美元。其中,中国益生菌产品市场规模约人民币455亿元,且近5年来我国益生菌产业每年以高于15%的增速快速增长,预计2022年增长至896亿元。

  目前国内消费者对于益生菌的认知已不再局限于食品中,消费者对于功能性益生菌的认知逐年提高。在此趋势下,功能益生菌产品定制项目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图片1.png

  未来益生菌产品的发展趋势主要是:产品形式多样化、产品定位多元化、功能性菌种不断开发以及功能性益生菌产品定制。

图片2.png

  随着消费市场的扩大以及需求多样化的增加,作为功能性益生菌成长型定制践行者——山东中益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下简称“中益企业”)以功能性益生菌定制为核心,以益生菌OEM、ODM、OBM为主要服务形式,成为国内益生菌行业的新力量。

  功能益生菌成长型定制,是基于功能性益生菌产品矩阵和媒体矩阵的成长型定制模式,为广大有志于从事益生菌事业的客户提供高成长空间的产品和定制服务。

  国内益生菌产品现状:多停留在基础层面

图片3.png

  益生菌产业链下游市场产品主要分为益生菌食品、益生菌膳食补充剂和益生菌原料三大类,分别占比 85.9%、8.6%、5.6%。

  在国内益生菌食品中,酸奶类产品占比高达 46.6%,乳酸菌饮料近年来增速有所下降,预计未来增速维持在 5%左右。益生菌膳食补充剂方面,2013 年,全球益生菌膳食补充剂市场价值约为 17 亿美元,根据 BCC Research 预测,2020 年将达到 88 亿美元。

  不论是益生菌酸奶还是乳酸菌饮料,以及近年来兴起的益生菌固体饮料,面向人群主要集中在儿童、成人群体,功效方面则多集中在肠道调节、缓解腹泻便秘等基础层面。但实际上,益生菌的功效研究远不止于此,在血糖平衡、血脂调节、骨关节呵护、新生儿败血症预防、缓解抑郁症等方面的作用机制都已经被科研证明。

图片4.png

  中益企业作为台湾景岳的大陆子公司,以景岳雄厚研发实力为基点,研发团队具备17年的功能益生菌研发经验,搭建了专业的功能性益生菌筛选验证平台、益生菌量产发酵平台,以及丰富的益生菌菌种库,为国内有志于益生菌事业的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在免疫力提升、口腔保健、抗过敏、血脂/体脂调节、抗胃幽门杆菌、女性私密处保护、血糖调节、骨关节呵护、护肝等领域拥有经中、日、美、欧等认证的106项发明专利,30多项科研成果。中益企业功能性益生菌成长型定制模式,通过单一产品和基础产品向产品矩阵的组合进化,在提升客户粘性和客户深耕方面奠定了基础。

  国内益生菌企业现状:代工仍是主流

  从整个益生菌产业链来看,目前国际益生菌产业上游专利申请主要由俄罗斯、日本、美国等传统的益生菌开发强国垄断,全球原料供应也被丹麦科汉森与美国杜邦等寡头垄断。产业链下游市场如益生菌食品、益生菌膳食补充剂则竞争相对充分

  国内益生菌市场正式起步于1999年,而一个成熟菌株的研发,从耐受性——驯化——功能性(迭代培养/拮抗)——基因定序——达到医药指标——动物试验到最终完成人体临床试验,一般需要数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所以目前在菌株研发和专利持有方面,国内益生菌行业整体落后传统益生菌开发强国15-30年。

  所以国内益生菌产品,选用进口专利菌株成为业界常态。且短期来看,这种趋势难以从根本改变。

  但随着互联网思维在各营销层面的发酵,流量成为产品成功与否的关键。现主流的代工合作,仍停留在单纯买卖层面,研发支持、产品定位及相关的营销支持,多为宣传噱头。中益企业以浸淫互联网营销多年的成功经验,提出基于流量入口打造、导流、获取转化的媒体矩阵。可以为合作客户带来更有实效的帮助,真正实现与客户共生发展的成长型定制。

  结语

  我国益生菌研究开发与配套政策起步晚,追赶空间大,未来5-10年内市场必将进入行业爆发期。而不管是益生菌产品代理、功能性益生菌ODM/OEM合作,要获得长足发展,都要以雄厚的研发实力和可落地的销量支持为基础。长期来讲,我国益生菌行业要想迎头赶上,也必须要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企业投入到研发中来。中益企业愿以以功能性益生菌成长型定制模式,携手有志之士,打造与世界同行的功能益生菌产业新生态。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姬慕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