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筱菊与世界第一部交际英语(CECL)教材

2018-05-03 09:47:00来源:互联网作者:

  语言教学的交际教学理论1970年代诞生在英国,但是世界上第一部彻底实现该理论的整套语言教材却诞生在中国。这套教材的全称是Communicative  English for Chinese Learners,缩写为CECL(交际英语)。它的编写者是李筱菊:中国教育改革的先驱。它的诞生地是广州外国语学院,今天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外语教学领域的一些开拓者们开始引进西方6、70年代崛起的应用语言学。广州外国语学院的李筱菊认真学习各种语言教学法,经过思考、比较,接受了交际教学理论。1979年,她开始带领广外一批年轻教师编写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套交际英语教材:CECL。当时聘请的第一批外籍专家是Wendy Allen和Nina Sparda,她们参与了初期的教材编写和教学试验,教学中使用散页教材。

  1980年在广外举行的中国第一届应用语言学与英语教学讨论会上,李筱菊,Wendy和Nina都宣读了实施交际法教学的论文。交际教学法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与中国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传统格格不入,在会上引发了很大争议。据人民日报记者2000年采访李筱菊的一篇报道中说,台上李筱菊兴高采烈地介绍如何在课堂上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台下除了一个年轻教师鼓掌叫好,其他人都摇头。当时李筱菊对听众们说,今天你们不接受交际教学法,但交际教学法终究会流行的。

  交际教学法是对传统语法翻译教学法的颠覆,它主张在外语教学中使用外国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素材与中国语境相结合做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堂上模拟的交际活动中学习这些内容。换句话说,不是先学会了词汇语法再去使用语言,而是在使用中学会词汇和表达方法。教师不是站在讲台上讲授词汇语法,而是设法让学生参与各种交际活动。正如李筱菊1980年预言,交际教学法在中国大地一路高歌猛进:

  1980年,CECL列入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5年出版编审计划。

  1982年起,列为广州外国语学院与英国文化委员会的教学科研合作计划。

  1982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查定为推荐教材出版。

  1985年开始,CECL成为广外英语系一二年级核心课程。

  1987年,CECL正式出版。

  1992年,CECL获得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全国优秀奖。

  2003年,CECL教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维基百科关于交际教学法的条目下写道:交际法是今天国际上压倒性的(dominant)语言教学方法。纵观中国21世纪出版的各种英语教材,不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教材,都或多或少地采用了交际因素。

  关于李筱菊更全面信息,可以观看腾讯视频,李筱菊:教育改革先驱,人文精神园丁。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姬慕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