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2021专题 >科技报国红旗榜

刘兆辉

2021

/ 06/16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手机查看

刘兆辉,二级研究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农业部黄淮海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小麦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泰山学者岗位特聘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济南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农业部防灾减灾专家组成员。长期从事植物营养与肥料、土壤改良与培肥、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方面的研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新型环保复混肥和有机肥的制备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7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

  “远看是要饭的,近看是掏炭的,仔细一看是农科院的。”在农科院系统里,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自嘲的话,道尽了农业科研工作的艰苦与辛酸。
  “看似笑话,其实是真的。吃苦是农业科研工作最大的特点,不怕吃苦就是农业科研人员最大的精神。”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兆辉看来,科技发展对农业的贡献毋庸置疑,但农业归根结底是一门试验性的科学,田间经验与判断仍然最要紧,这就离不了脚踏实地的科研态度和不怕吃苦的钻研精神。

“吃”农业科研的“苦”不算啥

  刘兆辉出身农村,像大多数农民一样,对土地有着深切的感情,在他看来,“吃”农业科研的“苦”不算啥,没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上世纪80年代末,研究生毕业后,刘兆辉分配进入山东省农科院。作为单位的第一个研究生,组织上对他非常照顾,给了他8000块钱的研究经费,调查山东省盐碱地分布情况。就靠着这8000块钱,他把山东转了几圈,把有盐碱地的地方都转到了,对山东的盐碱地分布情况有了深入了解,为他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要说困难,一是科研经费,二是科研设备。在当时,没有组织帮助,依靠个人是很难克服的。”刘兆辉回忆,当时他想方设法找了些设备,在办公室里开展实验,并完成了博士论文。
  “实验条件确实比较落后,科研经费比较紧张,课题申请很困难,这是我们当时面临的情况。”刘兆辉介绍,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通过一辈辈科学家们不断努力,山东的内陆盐碱地面积已经很小,在内陆地区已经不再产生大的危害。
  刘兆辉感到欣慰的是,随着国家科研投入的不断增加,科研经费不再是大问题了。“农业科研工作是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吃苦精神与脚踏实地相辅相成,农业科研工作者要不断继承和发扬下去,才能拿出真正的好成果。”

科技创新,施肥也要讲究“环境友好”

  目前,刘兆辉主要从事新型肥料研发、科学施肥技术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方面的科学研究。
  我国氮肥用量约占全世界总量的1/3。化肥的用法或者用量不合适,就会造成污染,而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应用缓/控释肥料,降低养分损失。
  “缓/控释肥技术最早是从国外引进的,这些肥料最早大部分采用了聚乙烯等高分子材料包膜,这些化合物长期使用会造成土壤污染。”在刘兆辉的带领下,他的团队开发出无残留、低成本缓/控释肥包膜材料。此外,刘兆辉带领同事发明了缓/控释肥、有机肥和螯合肥生产节能降耗减排新工艺,并推出了肥料生产核心设备。
  2010年,“新型环保复混肥和有机肥的制备技术与应用”让刘兆辉站在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的领奖台上。“环境友好性肥料的创制与应用”也于同年获得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相关项目迄今已获授权专利32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审批待授权美国专利2项。
  此外,刘兆辉构建了山东省主要作物种植过程中农业面源污染阻控技术体系。明确了我国北方集约农区面源污染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建立了农业面源污染数据库,初步探明了山东省主要作物不同种植模式农业面源的发生规律。

大变革时期,农业更需要科技支撑

  在生长期,小麦至少要施肥2~3次,玉米要2次,水稻施肥次数更多,这都是农业生产耗工耗力的活儿。随着从事农业人口的减少,谁来种地成了一个问题。
  在项目组发明的作物专用型缓/控释肥基础上,刘兆辉带领团队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研究相应的农机农艺配套技术,进行了几百个田间试验,基本解决了小麦、玉米和水稻三大粮食作物一次性施肥难题,实现了小麦、玉米播种和水稻插秧时一次施肥不追肥的简化施肥法。
  “一次施肥,不用追肥,这是既节省劳力,又减少污染,还能够增加效益的技术革命。”刘兆辉介绍,在氮肥减量20%的情况下,作物的产量保持稳定或少量增加,每亩直接经济效益增加100元以上。目前,该技术已取得了科研成果,形成了一些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
  在刘兆辉看来,随着农业种植方式、经营模式的巨大变化,原来的品种、技术和装备大多已经不适用于新的生产方式。“在这种大变革时期,农业更需要科技的助力。作为农业科研工作者,我们感觉身上的担子非常重。粮食安全和农产品品质的提升,离不开科技支撑。我们要依靠科技创新,让农业绿色发展,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秦建瓴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