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2020专题 >科技频道 >IT互联网

授人以渔,科技扶贫的淄博力量

2020

/ 12/26
来源:

作者:

手机查看

  青山浅黛,时雨时晴。穿行其中,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如桃花源般展现在记者眼前。这个深藏于鲁山腹地的镇子,不仅有着“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更有“黄发垂髫”的怡然之乐。“在家门口干活挣钱,踏实舒心!”70多岁的王玉红老人倍感满足——通过带着残疾人弟弟在村里的“扶贫小院”削桔梗皮,她不仅实现了“老有所养”,收获了“老有所乐”,还让弟弟的生活起居得到了更好的照顾。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近年来,淄博市科技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扶贫攻坚工作决策部署,实施科技精准扶贫专项行动,注册科技特派员442人,组建科技扶贫服务队30个,立项支持科技扶贫项目73项,建设科技扶贫服务平台62个,开展科技扶贫系列活动50余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科技支撑。

  决战决胜之际,淄博市各地正把科技扶贫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大批科技特派员走进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科技在田野上大展拳脚,一幅幅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丽画卷在青山绿水间徐徐展开。

  平台篇——

  “扶贫小院”让80岁农村老人领上工资

  七八十岁的农村老人每月能拿多少工资?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扶贫小院”给出的答案是400到600余元。

  坐落于鲁山脚下的上小峰村是池上镇最为偏远的一个村。现在,村里的一所闲置宅院成了名副其实的“扶贫小院”:几十位老人正在对从山东山珍园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来的桔梗削皮,“这活简单不累!”他们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在池上镇贫困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老弱病残。如何让这部分人实现脱贫,是当地如期决战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在省市区科技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扶持下,山珍园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池上镇科技扶贫服务队,先后在镇上建起10多个“扶贫小院”,实现了贫困户尤其是行动不便的老人不出村就有活干、有钱赚、能脱贫。

  “目前扶贫小院已累计安排以中老年人为主的从业人员5000余人,企业职工月收入突破2000元。” 山珍园食品董事长王建军告诉记者,公司还发起成立了桔梗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行订单农业,使5000多户桔梗种植户拿到了旱涝保收的“财富保险”。

  产业扶贫是科技扶贫最突出、最实际的着力点。眼下,博山区池上镇已有大小桔梗加工点30多家,出口企业5家,年出口量在1.5万吨左右,全镇桔梗出口量占全国总出口量的95%,成为全国最大的桔梗加工集散地。年轻人在生产车间的工序上流水作业,老年人则多在扶贫小院的刮皮车间,通过特色产业带动,贫困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

  “像池上镇这种科技扶贫服务队,我们目前已经组建了30个,采取“1+N”模式即一个科技扶贫服务队帮扶 N 个贫困村开展服务。此外,还建有省级农业科技园区8个,国家级星创天地8家,省级农科驿站46家,打通了精准扶贫科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淄博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人才篇——

  专业“医生”来了,“贫困病”好了

  “组建科技服务队就像开办医院——治疗‘贫困病’的医院。既然是医院,就不能没有医生。”开展扶贫工作多年,王建军对科技人才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见解。

  在他看来,科技扶贫是扶智,是长效性、根本性解决贫困问题。而在科技扶贫中,相关专家不可或缺。经过多年寻找,如今,池上镇科技服务队已有33位专家入库。这些来自全国高校院所的农业专家,只要一个电话,就能赶来为当地农业种植和产业发展“把脉开方”。

  这是淄博市科技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淄博市科技局注重将科技扶贫工作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紧密结合,建立“高级专家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等40余名科技特派员在该市各区县注册开展工作。

  除柔性引进人才外,淄博市科技局还围绕贫困村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实施科技培训和科技下乡活动,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推广先进品种和技术。

  在淄博市沂源县悦庄镇,由山东飞龙食品有限公司牵头成立的科技扶贫服务队是该县9个科技扶贫服务队之一。自成立以来,该服务队不断邀请知名农科专家到周边农村进行科技培训、指导,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不少村民反映专家带来的技术很实用;专家也乐意来,前段时间中国院的专家来我们这呆了一个多月。”飞龙食品总经理刘志坤笑言。

  扶贫先扶智。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科技扶贫不光让老百姓腰包鼓了起来,脑袋也富了起来。记者从淄博市科技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已举办“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水稻种植技术”等主题科技扶贫系列活动50余期,引进新品种50余个,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60余人,培训农民5000余人,发放科技宣传材料10000余册。

  资金篇——

  龙头带动,致富路上不掉队

  如何让扶贫资金发挥最大作用,如何让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劳动力赚钱而不是一味地等靠要,是扶贫攻坚工作中的难题之一。在沂源县悦庄镇科技扶贫服务队,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把扶贫资金投给当地龙头企业,用于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升级,再由该企业将因此得到的盈利以分红的形式发放给当地贫困户——一来一回之间,扶贫资金得以放大。在该模式下,2017年以来,沂源县悦庄镇科技扶贫服务队依托企业飞龙食品公司将新上项目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以双向融资和最大让利分红实现双方共赢,公司与企业驻地村——悦庄镇崔家庄村实施了中央扶贫专项资金和省旅游扶贫资金融资合作开发项目,公司每年按融资资金的10%进行资金分红。“项目分红资金已经达到84万元,实现了全镇81个村的村集体经济和1240户贫困人口增收达标。” 刘志坤说。

  淄博市沂源县是著名的果品大县,水果种植是当地老百姓重要的经济来源。但各种水果一旦不能及时卖出,品质就会大打折扣,往往会给农户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而随着飞龙食品公司的快速发展,这一问题也迎刃而解。“我们与周边23个省级贫困村签定了苹果、山楂等水果种植、收购合同,并按比正常市场价格高5%-10%实行保护价收购。” 刘志坤认为,这是一种基础性、兜底式扶贫,是公司作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应尽的责任。

  淄博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认为,通过当地龙头企业带动,提高了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切实让扶贫资金发挥好“兜底钱”作用,让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确保了每一位群众在脱贫致富路上不掉队。

  项目篇——

  小小养心菜,脱贫“金银草”

  夏雨初歇,沂源县悦庄镇北营村的养心菜种植示范基地里,成片的养心菜苍翠欲滴,几位农民正拿着镰刀收割。“像韭菜一样,割完一茬又一茬,越割越长。”

  自2013年沂源县科技局第一书记戴群将养心菜引来后,这种蔬菜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好帮手。

  养心菜学名“费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营养价值高且易于栽植和管理,是中国农林科学院推广的重点项目。致力于将漫山遍野的养心菜打造成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银草”,戴群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往年耕作玉米,每亩地收入千元左右;而种植养心菜,每亩产量可达3000斤以上,今年市场收购价格4元/斤,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说到“养心菜”,戴群满脑子都是“致富经”。“种植只是起点,要把它的附加值‘吃干榨净’。”在示范种植推广的同时,她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方式,并在沂源县科技局支持下,牵头成立了养心菜食品研发中心,开发出养心菜煎饼、养心菜面条、养心菜茶叶等产品,大大提升了养心菜附加值。

  对于种植前景,戴群信心满满:“前不久,养心菜推广示范应用被省科技厅列入省重点研发计划(公益类科技攻关)项目,我们计划采取“互联网+基地+超市+农户”的模式,继续增加种植规模,也准备往药物提取方面发展。”

  谋振兴,淄博先行一步。围绕高质粮油、特色果蔬、生态林木、畜禽水产等特色产业,淄博市优先支持适宜在贫困村实施运用、便于推广、收效显著的产业扶贫开发项目,建立“造血”式的科技助力脱贫的有效模式。2016年以来,该市共立项支持科技扶贫项目73项,项目总投资3.1亿元,获批财政资金987万元。一个个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全新特色产业正在淄博冉冉升起,成为该市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汩汩源泉。(鲁小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闫聪

相关推荐 换一换